您好,欢迎光临免费企业邮箱门户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IT资讯 > 互联网

IPv6产业数十亿专项补贴有望月底揭晓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5-09
在IPv6的发展之路上,政策总在不停地释放惊喜。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一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发改委针对下一代互联网在产业化、安全等方面的两项专项答辩已结束,数十亿专项补贴有望本月底揭晓。补贴将覆盖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三大运营商、电力、石油、安防等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按照国务院整体部署,2012年将成为我国IPv6商用试点及产业化的元年。相应的,从2011年底至今,相关政策利好不断。今年2月,发改委发布针对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两个“专项”通知;3月底,发改委再度联合工信部等部委共同发布了《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在IPv6产业已经达到99度的关键时候,国家添了一把火,把水烧开了”。   IPv6发展路径近似3G建设。发改委专项文件中,明确提出骨干网和约10%城域网支持IPv6,以及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800万的目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运营商投入的加速和产业化高潮的掀起,IPv6设备厂商无疑将最先受益。后续当IPv6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时,会产生出更多新的业务机会,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新型运营服务业的机会,如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服务业等。   首批专项资金偏向网络建设   日前,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出《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的通知》(以下简称“产业化专项”)和《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安全专项”)。下一代互联网成为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第三个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据接近项目方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两专项均已答辩结束。“产业化专项”重点集中在石油石化、交通、电力、安防等领域。有专家建议,针对产业化应用的评选,一个领域可以支持多个项目,而从设备角度来讲,会重点支持基础好、实力强的大企业,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及安全设备等。   据了解,专项资金的补贴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金额的20%,且大部分将投向网络建设,包括线路、设备改造等,不排除后续追加的可能。而商业网站的IPv6升级改造也将获得专项支持。   此外,发改委还将投入上亿资金进行试点城市的IPv6建设,主要由运营商参与,具体工作包括网络建设和用户发展等。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望入围外,运营商已率先进行IPv6改造的优势区域也有望进入首批试点名单,如长沙、无锡等。   “下一代互联网的产业化也会按照先试点、再铺开的次序进行。”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IPv6应与无线、4G建设提升到同一战略高度,最好和4G同步建设发展。”   “现在比较好的是,在IPv6产业已经达到99度的关键时候,国家添了一把火,把水烧开了。”天地互连常务副总裁陈起表示,“随着两大专项的开展,整个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将被盘活。”   运营商表态扩大IPv6试点   目前,运营商被认为是推动产业化规模商用的主要力量,三大运营商中以中国电信重视程度最高。据中国电信研究院相关人士透露,中国电信今年在扩大新省市IPv6改造基础上,IPv6接入用户将远超过300万,占发改委要求的“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800万”目标的近40%,“而这个总量也只是保守估计”。   在扩大试点范围和覆盖用户数的同时,中国电信还将注重深度扩张,即扩大实际用户接入数。“在推进IPv6建设方面,电信对于固网、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都非常重视,这几方面会齐头并进。”来自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的解冲锋告诉记者,虽然国家对于运营商建设IPv6将有系列补贴,但大多数仍需运营商自己投资。   此外,中国移动也将在9个省启动IPv6试点,并将在TD-LTE(分时长期演进,4G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建设中考虑IPv6兼容问题。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透露,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进以TD-SCDMA/TD-LTE(注:TD-SCDMA为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为主的IPv6移动互联网。现阶段到2013年是启动期;2014、2015年是推广期;到2016年达到全面应用。   中国联通技术部总经理张忠平也向记者表示,中国联通也密切关注IPv6的网络建设。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十二五”期间,IPv6 宽带接入用户数将超过2500万。2013年底前,所有骨干网和约10%的城域网支持IPv6,所有新建网络设备支持IPv6。   根据发改委提出的目标,通过2012年专项的组织实施和带动,骨干网和约10%城域网支持IPv6,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800万;此外,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00家商业网站支持IPv6,电信运营企业新开展的业务基本支持IPv6,新增上网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基本支持IPv6。   此外,对于商业网站系统IPv6升级改造,发改委鼓励具有影响力的各商业网站自主开展支持IPv6的升级改造,专项将采取后补助方式,视其升级改造完成情况,从中优选50家予以支持。据本报了解,目前中国电信是国内唯一提供IPv6门户服务的运营商,并加强与盛大、腾讯、新浪等ICP的合作,与业务提供商探索业务合作型迁移模式。   设备厂商产品线全面支持IPv6   “最有潜力的市场未必会最先启动,在发改委专项的推动下,除了运营商市场,大型央企和部委的IPv6示范应用有望在今年率先启动。”星网锐捷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中兴通讯人士介绍,在发改委两个专项启动后,虽然首批上马的设备规模不会太大,但初期利润空间仍将非常可观。特别是设备厂商经过跑马圈地,将与地方运营商建立起基于IPv6协议的紧密关联,从而更容易获得当地企业客户的资源。   举例来说,如果某地的IPv6建设是由设备商A来承建完成的,当某大型企业B要在当地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考虑到与运营商固网的数据能够顺利衔接,选择A设备商来搭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平台的可能性相当大。对于设备商,这才是隐藏在“下一代互联网”背后的更具诱惑力的市场蛋糕。   “当然,初期市场和产业化项目的启动必然是政府、运营商,以及设备厂商共同出资的结果,并经历相当长的市场培育期,甚至是经历过市场的洗牌后,才能收获。这和我国投建TD-SCDMA的路径相似。”中兴通讯人士称。   华为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从终端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及内容三个层面来看,尽管各环节在IPv6支持度上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IPv6产业链已经日趋成熟,并进入实际部署阶段。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12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获悉,目前中兴通讯、华为等主流设备厂商的全线产品均已支持IPv6,一旦市场启动可快速供给。   据介绍,目前合理的过渡路径是在不影响现有IPv4业务的前提下逐步引入IPv6,后续随着IPv6的普及逐步关闭IPv4。这个过渡期大概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其长短也会受到产业链和政府推动的影响变化。目前我国从国家战略角度加速IPv6发展,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IPv4地址的分配完毕,研究界和工业界已经为IPv6部署做好准备,今年6月6日世界各地将举办全球IPv6商业服务启动日。与去年6月8日首个“世界IPv6日”不同的是,今年IPv6服务不再只是实验性产品,将确实成为商业服务,并将自该日起持续进行下去。   相关阅读   【中兴通讯:以专利与标准优势角逐行业话语权】   在备战IPv6的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这家通信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其活跃的身姿受到了市场关注。   自2001年初组建IPv6研发团队到如今,中兴通讯在IPv6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是国内首家获得IPv6 Ready第一阶段认证的厂商,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栈操作系统平台、全系列IPv4/IPv6双栈数通产品,并能提供覆盖终端、承载网以及业务的端到端IPv6演进方案。   不过,中兴通讯的志向远不止于此。在IP电信网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之际,中兴通讯凭借其多年积累,正奔着抢夺行业话语权而去。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解决方案工程师甄子峰近日对本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已深度参与IPv6的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内标准组织,牵头和参与完成90%以上的下一代互联网标准。   在这场话语权争夺战中,中兴通讯展示了其在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根据3月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兴通讯凭借2826件PCT国际专利一举超越日本松下(2463件),跃居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位。而目前,中兴通讯国际专利(申请)累计近10000件。   在IPv6领域,近年来中兴通讯已与各大运营商开展紧密合作,在上海、南京、无锡、长沙以及法国、波兰等多个海内外城市部署IPv6网络,探索IPv6商用模式,并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了IPv6解决方案。   据甄子峰介绍,中兴也曾参与教育网CERNET2的IPv6网络搭建,未来还会参与很多行业的企业级应用。在IPv6迁移所带来的设备收入中,运营商将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有约2/3的比例,另外1/3会来自于企业网。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IPv6发展路径似3G网络基础改造先行】   为了探究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未来的发展路径及影响,近日上证报记者专访了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   IPv6后续扶持政策可期   上海证券报:针对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2011年底至今,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您认为,这为IPv6产业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机遇?您对未来IPv6设备的产业空间有怎样的判断?   张建宁: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2009年即开始组织试商用,但一直没有进入大规模商用化运营服务阶段。原因是:首先,外部压力不够,美国等发达国家并没有在IPv6建设上给我们太多的超前建设压力;第二,我们对于自己的IPv6技术能力不够自信;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电信运营商忙于投建3G网络,没有资源再同时投入IPv6这个大项目。   这次国务院和发改委等部门将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于IPv6的产业化肯定是重大利好。但另一方面,还要看国家的决心有多大,以及电信运营商的投资力度和实际情况,这直接决定了产业的空间。   一旦产业化发力,最先收获的就是IPv6设备厂商,这个逻辑和3G和4G的建设周期一样,首先引发的是新一轮网络基础环境的改造。   上海证券报:接下来政府将可能从哪些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您认为这些措施能够切实解决目前IPv6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吗?   张建宁:国家对于IPv6发展的支持将有一系列组合拳,接下来政府有可能在试点城市出台更细化的支持措施,IPv6应与无线、4G建设提升到同一战略高度,最好和4G同步建设发展。这些措施值得期待并很有可能高于预期。   说到底,目前IPv6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在资金投入方面。其中,政府补贴是一个来源,与此同时,运营商也有实际投入建设的动力。在“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中国移动将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到2013年TD-LTE基站规模超过20万个。这几乎等同于5年来3G建设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电信和联通依靠已有的固网优势,可以和移动差异化竞争。   IT业都将分享IPv6“盛宴”   上海证券报:IPv6产业链主要包括哪些环节,您认为国内厂商在哪些方面具备优势,能够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盛宴”?   张建宁:IPv6产业链包括整个IT业,对整个产业来说都是机会。首先是设备商,如华为、中兴通讯、神州数码等,但这个机会很短,最后是拼价格、拼规模。后续当IPv6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时,就会产生更多新的业务机会,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新型运营服务业的机会,如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服务业等。IPv6将为之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高带宽、更好的网络质量和安全性。   上海证券报:根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路线图和主要目标,2013年年底前,开展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据您了解,目前已经进行了哪些准备?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是?   张建宁:核心的路线图是电信运营商的主干网改造,其次是网络CP和内容提供商的升级,接下来是结合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商业模式的创新。现在的苹果和安卓系统、win7等都支持IPv6,为业务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在网络资源改造方面,很多设备厂商已经具备了技术和产品储备。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