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免费企业邮箱门户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IT资讯 > 互联网

平信33%“死亡率”不能无动于衷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4-17
有央视记者做了一个调查:投递100封平信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熟人,并通过与收信人联系来查看信件最终寄达情况。调查的结果是,其中的33封信没了下落。据中国邮政总公司客服称,平信的丢失没有办法查询,并且无法赔偿。 央视的上述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在100封平信中,竟然有如此大比例的“丢失率”,对于100封信而言一个“33%的丢失率”当然不是“全军覆没”,问题是这个“每一封信”的丢失摊到单独个体上,“死亡率”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在一百个邮寄平信的人里面,大致会有33个人“100%收不到信件”。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让人难以接受。 不排除邮寄平信数量较大,管理困难,收信“末端环节”千差万别,出现纰漏再所难免。但长期以来存在如此大比例的“邮寄不到”现象,只会反映出服务意识的缺失。更何况,按照国内《邮政法》规定,平信不赔已是通行惯例且有法可依,就像2006年北京警方在废品店查获近万封从河北寄出的印刷邮件那样,即使是邮寄服务者将手里的平信邮件“扔到垃圾堆里去”,让平信“100%死亡”,公众也难讨一个公平公道的说法。 这样的不良现状理应改观。即使是按照国际惯例“平信不赔”规则继续执行,我们也应从制度和规范上改变改变一个高达33%的平信“死亡率”。每一个寻求平信服务的公众不应无动于衷,在法律暂时无法寻求到平信赔偿救济的情况下,最好自已先主动多一些“自救”意识。统计显示最容易丢信的环节就是“最后一公里”,那么,基层社区单位和公民个人应完善相关收信设施,以给“不安全的平信”多一些安全系数。而身为提供服务者的邮局,更不应无动于衷。“33%的平信死亡率”本质上是一种“羞耻”,也是一种事实上的失职。有关方面应真正将邮寄好每一封信件当成良心帐,改善服务水准、多一份负责,让每一封平信找到“回家”的路,是邮政服务者的天职。 让平信邮寄做到100%成活,也并非没有可能。2009年3月份,网易CEO丁磊拍着胸脯承诺,如果企业邮箱因为网易的原因而丢失邮件,每封赔付1000元。(2009年3月31日南方日报)一家私人互联网公司就可以拍胸脯担保,而且还是一个“电子类邮件”。有根有椐的现实中的信件,理应服务的更好。不是做不到、也不是做不好,而是取决于理念上的重视程度。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