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微博实名制用户隐私? |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3-16 |
曾老兄,那个叫娘子的小姐漂亮吗?”接连几个熟悉电话让曾记者莫名其妙。“我对小姐不感兴趣!”被数十电话骚扰之后,就职于四川某媒体记者曾某才缓过神来,原来自己的微上公布了一份当地妓女通讯录。
“太可怕了,微波账号被盗用了!”曾某赶紧删除了那条微博,不过被转发评论已数以百计。虽然,理解发微博解释,但是越描越黑,局面难以挽回。无独有偶,在北京某网站做主编的陈某,明明是朋友给自己发了私信,一查怎么全部不翼而飞了。他怀疑被人删除,但是没有人对此负责;更为可怕的是,此前某门户微博私信竟然被当成彩信图片微博发了出来,一次次微博隐私被暴露事件,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有一天,海南初二女生小李登录微博忽然不能进行任何评论和转发,联系微博管理员后得知,你要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单位证明,然后将其上传到某个网站系统上,或者亲自来北京到某大楼找网管实名登记。而没有身份证,没有单位证明,没有联系方式,千里迢迢来京城也不可能,李同学只能放弃了网络发言了。
这就是即将进行的微博实名制。
进入2012年,微博实名制再度风起云涌。据官方消息称,北京市3月16日前各微博网站要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未通过真实身份信息比对的微博用户将不能在微博上发言、转帖,只能浏览相关内容。小李同学就是想实名制也没有条件,实名制将学生一族的网络话语权就这样活生生地剥夺了。
此前,2012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接着广东等地相关部门纷纷表示要实行微博实名制。
一时间,满网尽是实名声。
看来,微博实名制由政府部门主导,而且上升到了一个高度,甚至会波及到网络的未来。某门户网站微博运营部门会议不断。参会某版主兴奋不已,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虚假消息找不到人了,再也不用没黑没明地删除大量诈骗垃圾信息了,甚至连屏蔽系统都不用了。然而,微博主管却异常烦闷,该推出怎样一个流程,应对数以亿计的用户认证需求呢?以前10多个人可以操作的后台管理系统,现在这需要多少管理人员来配合呀?既要响应政府的实名号召,又不能让用户流失。是不是以后员工需要24小时加班加点了?
推行微博实名制有一定道理,预防网络虚假信息,打击违法乱纪。但是,实名制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发生“倒掉了污水,却把孩子一同倒掉”,我们必须正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泄密风波”人心惶惶
2011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泄密风波”,击垮了互联网敏感的神经:包括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天涯社区等数家知名网站的用户信息外泄,在网上曝光的用户信息条数过亿,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波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泄密事件”。与此同时,个别明星微博被黑、部分微博账号被盗事件层出不穷。令人不解的是,类似泄露用户隐私的事件很快就会平息,对于受害者来说,谈不上赔偿,连个基本的致歉都没有,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
其实,微博实名制采用“后台实名,前台自由选择”,笔者是实名制的强有力支持者,并且在新浪,搜狐,网易外,腾讯等门户前后台均采用了实名制。自从泄密事件发生后,让人再也不敢相信微博的安全性,于是就一个一个登录,将原来捆绑的电话号码删除。但是系统很快提示,不捆绑账号被盗却无法追回或者无法让管理员第一时间联系自己。于是,只能保留新浪、搜狐,自己能够天天盯着,将其他小型网站的微博全部停止了更新。即便在捆绑的微博,也不管轻易在私信里说话。有一天,某运营商老总私信我,帮忙处理一个危机公关。笔者立即电话过去,以后这类事情不要在私信里讲,容易出现丑闻;还有一次,一位朋友送笔者一张京东卡,当天就曝出私信被公开的消息,笔者非常紧张,理解电话朋友,寻找网吧登录账号,将其一次性消费掉。这是何等狼狈的事情呀?另外,告诉朋友银行卡、礼品卡都不要通过微博这样的私信来处理,风险太大了。据说,新浪已经有370万这样的实名制用户,类似我这种心态的人不在少数。
实名制对于名人来说,门户推广非常有品牌价值。对于草根来说,实名其实就是一个人名。既然意义不大,我们为何要承担被泄密的风险?作为一个媒体人,尚且如此忧心忡忡,让一个不熟悉互联网的普通用户强迫其实名制更是对牛弹琴。
实名制前车之鉴
我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微博实名制和手机实名制一样,开始总是轰轰烈烈,但是推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甚至劳民伤财。手机实名制失败就是前车之鉴。三大电信运营商搞手机实名制多年,如今实名了多少用户?还不是随意可以从电话亭中购买号码,不照样天天收到垃圾短息、诈骗短信吗?更有甚者,实名制之后的个人信息被运营商盗卖。其中,陕西移动员工非法盗卖1300万条机主信息,让第三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用户号码、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住址、每月通讯费用等资料。迄今为止,没有对被侵害的用户做出任何补偿。
再谈谈炒得火热的火车票实名制。坐动车之时,不知道有多少站点会检查核对身份证。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车站出站口,不少用过的实名制车票被旅客随意丢弃,殊不知,通过简单的软件扫描,这样的实名制车票就可显示旅客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个人信息。火车票上一般都有二维码,笔者拿着一部装有二维码扫描软件的手机,对着一张北京至郑州火车票上的二维码进行拍照扫描,结果很容易就知道了持有这张票的乘客的身份信息。而这种软件互联网到处都可以下载。
目前,诸多网上购物非常火爆,但是用户信息正在不断被公开交易。据媒体报道,电商用户数据交易中所涉及的电商企业几乎涵盖国内绝大多数知名电商企业,其中一线、二线电商企业居多,交易资料显示,约九成企业都曾遭遇黑客攻击,其用户数据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泄露。笔者在京东等团购网站买了一次东西,由于实名信息登记,便会经常收到其他团购网站的短信骚扰。
对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这样门户网站,人们可以相信其强大的后台和技术支持,完善的信息系统,健全的个人信息管理机制,甚至用户可以放心将信息交给其管理。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网站来说,连基本的生存本领都没有,技术人员一年数次更换,如何确保用户信息不被泄露?
用户隐私谁来保护
2009年《刑法》就已将泄露个人信息入罪,但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没有出炉。微博实名制必须以身份证作为合法依据,但是,究竟有那些部门可以检查居民的身份证,可以有效地保留其身份证的信息,而不被泄露?让一个企业去实施非常不现实。
谈到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网络实名制推行难度来自诚信缺失,公民的隐私权无法有效得到保护。一个人匿名网上举报,也许因为网站被攻击或者信息泄露,一夜之间成为被打击报复的对象。网络将失去自由讨论和反映民情的空间。这也是网民普遍担忧一个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实名制环境并不成熟。
事实上,诚信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除了日美,推行实名制仍然困难重重。
韩国在2007年推出了实名认证系统,以消除韩国活跃互联网社区的匿名诽谤活动。该法律被强制用于日用户访问量逾10万名以上的网站。2011年,包括门户网站Naver、Daum在内的146家韩国网站被要求采用这种认证系统。
在全面实名制认证之后,很多收集和保存用户认证数据公司遭到网络攻击,导致上百万的韩国用户个人私密信息泄露,并招致了外界对于该认证系统批评。不少民间组织和专家都认为是“互联网实名制”惹的祸,韩国今年起逐步取消网络实名制。推行了4年多的实名制就这样昙花一现。
相比韩国,中国网络实名制难度更大。首先,社会诚信体系较差,实名制治标不治本;其次,我国网民超过5亿,微博用户超过了3亿,大小微博网站50多个。随着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服务的不断流行,他们无需对网民身份进行确认。微博网站生存尤艰。最后,劳民伤财,难以监管。除了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之外,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微博实名制名不副实,最终名存实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