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免费企业邮箱门户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IT资讯 > 互联网

网上有风险近半网民最担心的网络欺诈行为是购物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3-15
3月15日讯(记者 冯玉超)今天是第30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渐成熟和大众化,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多的商家看准了这一广阔的市场,各种团购网站、网上商城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网购也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选择。3·15的到来让更多网购行业的商家开始紧张起来。   网购虽快捷 质量安全谁保障?   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市场现状也在不断演变,但随着网购市场的壮大也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以及大量的投诉事件。   “两会”期间,民盟中央提交了《关于推动电子商务立法进程的提案》,认为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已经成为维护有序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议组建电子商务信用协调委员会。同时,设立电子商务信用数据库,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国范围内的电子商务信用数据库。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使电子商务主体的信用程度受到社会的监督。目前的市场现状需要制定专门规范网购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让网购消费者遇到问题能真正的有法可依。   电商“诚信”面临更大考验   近日,由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对4494位网民所做的调查显示(见图),网民最担心的几类网络欺诈行为分别是“购物类”(49.7%)、“中奖类”(37.6%)、“充值类”(35.0%)和“理财类”(28.6%)。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1年统计报告也表明,以网购为主的投诉共计30355起,同比增长43.3%,排名第一。可见,电商诚信的红灯再次亮起,质量问题的频频出现与投诉数量的居高不下,无一不反映了诚信问题遭到网购消费者的很大不满和不信任。电商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诚信考验。   由于网购“自助”的特性,买家和卖家只有线上的交流,无法像传统买卖那样有实物的验证,这样更需要电商保证产品的质量,建立好诚信机制。只有保好质量才能求得长期的发展,打好良心仗、把好诚信观!   网购消费者须提高安全意识   “网购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从目前网购市场缺乏详细的法律条款以及一些电商的诚信缺失的现状来看,远离网购质量安全问题,只有消费者从自身出发擦亮眼睛,多学习网购技巧、培养安全购物常识才能减少网购质量安全问题为自己带来的伤害。   除了在技术方面防止钓鱼网站,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更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1、不要被天花乱坠的广告信息所迷惑,尤其不要轻信网   上热销商品、打折商品信息。   2、选择有正规经营权的网站进行购买行为。正规网站都   标有网上销售许可证号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红盾标志,消费者可进入查询。   3、选好付款方式、购货类型。建议使用货到付款方式,   不买大件产品。   4、购买前核实好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齐全,当地是否有   代理点,并注意索取购物发票和收据。   如今的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虽然有很多吃亏上当的案例,但依然无法阻拦住消费者继续网购的脚步。如果众多的骗局无法使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的话,将会成为永远陷入网购陷阱的危险人群当中,只有消费者自身提高安全意识才是网络安全消费的最关键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