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免费企业邮箱门户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IT资讯 > 互联网

谣言止于智者,网络谣言 止于透明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3-15
为什么有谣言?你不说,其他人就说;其他人说,就会乱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也由此滋生。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史贻云说,网络谣言的产生,一方面有少数人别有用心和部分网民信谣传谣的原因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一些事件的处理不透明,也给谣言提供了生存空间。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使得网络成了谣言集散地,一些网民可以在旁人难明其身份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滥用网络,发布不良信息,从而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仅去年一年,便有“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食用碘盐能防核辐射”、“金庸逝世”等网络谣言不绝于耳。 事过境迁后,我们发现这不过是蛊惑人心的谣言,只是一场骗局而已。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如果真相不能及时公开,那么事实必然为谣言所遮蔽。在事实真相不明确时,普通公众往往不能分辨谣言,有可能选择相信谣言,最终导致谣言满天飞。 谣言之所以发生,还因为人们倾向于相信别人的所信和所为。一则谣言的诞生,往往会经历发酵、生成和集合行为爆发3个阶段。 如果大多数人都相信一则谣言,并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时,便会有更多的人相信那则谣言。盲从者即便知道信息是旁听来的,也可能从半信半疑变成对这则谣言的坚信者。 这就是美国学者戴维森提出的“第三人效应”,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换言之,绝大多数的人会倾向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 堵终究不如疏。一些部门仍然习惯于“我说你听”、“我说你信”的传统思维,但事实上这种思维已不适应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格局。在思考如何制止谣言的同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有关部门如何通过公开透明重塑公信力。 我们期待,有关方面能重视网络时代的新问题,不给流言以更多生存的土壤。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