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改变商业地产 |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3-29 |
随着政策对住宅地产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投资/投机性需求由住宅转向商业,由此催热了商业地产的投资风潮,其中尤以零售地产为甚。
不过,在全国购物中心雨后春笋般超常规增长,众多房地产企业对商业地产利润空间充满憧憬的同时,零售业却至今仍未有明显回暖的迹象。
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速放缓。
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尚且如此,“草根”零售企业自更不必说了。“租金日涨客流日稀,商铺一年几易其主”,早就不再是什么新闻了。零售企业生意难做,一方面与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与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密切相关。
实体经济的不景气,让工薪阶层首当其冲。面对收入下降、“荷包”缩水,工薪阶层惟有缩减消费支出。
工薪阶层缩减消费支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减少商品和服务消费的绝对数量,这自然是相当痛苦的;二是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这相对来说当然好受得多了。
网络购物这一新兴消费模式“生逢其时”,迎合了工薪阶层既不想“苦了自己”又不得不缩减消费支出的“两难”,其蓬勃发展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地价理论的角度说,网络购物的兴起意味着商业零售全球均质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理论的均质区域是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的区域,如在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时,以土地条件划分均质地域,用市场交易价格等资料评估基准地价,就简称均质地域法。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在商业、住宅、工业各类用地中,商业用地对地段是最为敏感的,住宅用地相对次之,最后才是工业用地。
然而,网络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零售企业以及消费者带入了一个网络世界的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人们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街上人少并不意味着逛店的人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网上购物,从日常家居小用品到大件的家用电器,从零食小吃土特产到家具装修材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上海南京路某人开的网店,与浙江某个县城某条巷子某人开的网店,其商圈范围和顾客群体已经没有多大差别,所不同的只是物流的时间和成本。
大交通缔造大物流,卖家与买家之间,虽然远隔千里,但商品的朝发夕至,现已不再稀罕。而相对于城市繁华街道店面的昂贵租金,物流成本可说是微不足道。
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只能是一时,而科技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却会很深远。当众多房地产企业从住宅项目匆忙逃出而投身商业地产时,前瞻一下电子商务将给商业地产带来何种冲击,或许不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