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日是互联网赋予我们打假的权力,坚决打击互联网侵权行为 |
来源:email100.com 时间:2012-03-16 |
1、@成都媒体人王小四:年年315,年年喊打假,年年走过场。但今年,今天的315,却打出了特大新闻,估计是史上让民众印象最深的315了,你懂的。
2、@洛阳精彩:伊川快讯:来自伊川315活动现场报道~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费与安全”。伊川县人民大街西段的315宣传展示区,人群涌动,人们观注工商、税务、烟酒、副食等主管部门的展示与宣传,不断询问如何才能鉴别真伪。相关部门的宣传单页在现场成了抢手的资料。
3、@老老单:年年315。咱就算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起码也是公共服务的客户。这一天的吐槽,能不能说点比假鸡蛋地沟油毒大米更靠近事相源头的?
同样是315,有人尊称其为所有消费者的朋友,恭贺各位节日快乐;也有人怨声载道,讨伐声、批判声不断。此情此景,旁观者早已麻木不仁,呆立无视。一方面可以这样理解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发表出来的声音属性差异性很大;另一方面,面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市场险境,孰是孰非我们分不太清,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是自己。
今年是第2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却被人民网惊人黑幕吓怯了一部分人,前些日子,还在传播央视315晚会抨击网购的新闻,今日又在马不停蹄地洗刷团购,看得出来,四万万网民思想斗争是饱满的,我们有激情于贬低所有不认同的事物,却很难拿起消费者权益去维权去打假。
早些年,最早接触互联网的朋友们可谓是风光无限,博客、论坛、微博样样精通,在网络里自有一片小天地,如是乎马甲丛生,水军四起,搅乱了整个互联网生态,当然也有极个别像我这样想碰一碰的单纯青年,却被实名的大环境折断了腰。
我承认我吃过网购的亏,自然也尝到了鲜,但回忆那段被人耍被人玩弄的经历,些许有些不甚光彩。09年,我在当当买了一本书,54元,到手后发现是盗版,更有甚者,烂页的情况很严重,和卖家交涉后,自掏腰包把书退了,敢认倒霉。
就是时下,大多数网购一族也是抱着这种花钱学教训的想法,类似的数据就不便梳理啦,也没有什么紧要。打淘宝客服,转接就够你受得了,更别提还要说川普,难受不受活,就算是偶尔硬撑下来了,人家那面也不得要受理,一举推诿之言把你退了回来,这就是现状。
本届两会,不少代表就网购立法出言献策,颇为深得民心,但细致的明文条款迟迟未定,空欢喜还是有可能,但几率不大,网购创造了接近八分一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领导坐镇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大多数被欺凌的网购族还是有希望滴。
言归正传,不上道的话尽量不扯出来,我很佩服某些业内人士,把问题抛出来后居然心安理得的闭门不解决问题,俨然一副装孙子的姿态,既然是维权日,为何还要指桑骂槐,东家说西家不妥帖,西家骂东家混账,最应当的方式是公布仅有资源,统计分析,该成立相关的部门的,立刻马上办,最不应当的是出来说混脏话,毕竟互联网赋予我们打假的权力。
|
|
|
|